袁卫星: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?|全球速递
来源: 中国教育报
2023-03-12 21:53:07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全国两会期间,家长、教师关心的话题,也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教育议题,中国教育报围绕这些热点话题邀请名师作答,为您解惑支招。

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?本期“两会·问名师”栏目中,深圳市宝安中学(集团)校长,中学语文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袁卫星与大家分享他的做法和建议!一起来看看吧!

首先,要重视对孩子思维品质的培养,特别是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、求知欲。好奇心能激发人的探索欲望,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,人才能对科学感兴趣。

其次,要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中有一定的怀疑态度,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、卸载书本上的都是对的。适当大胆怀疑,是科学探索的出发点。

再次,要丰富孩子的学习方式,注重学科的融合,设置更多实践性的学习和研究性的学习、项目式的学习,使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。

此外,提高孩子对于科学与人类文明、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关系的认识,形成社会责任感,也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。

在科学教育方面,朱永新教授发起并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提出了“读中思、做中学、写中悟”的实施路径,目的是让孩子们在科学教育中领悟科学的魅力,体验科学实践的完整性,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。我觉得非常值得借鉴。

“做中学”是科学教育的核心。基于科学实践的“做中学”,一方面,活动与师生的生活、社会实践相联系,反映科学在真实世界中的活动和经验;另一方面,活动具有科学的探究性。

“读中悟”是“做中学”的引领。科学阅读不仅是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累积过程,还是科学兴趣、科学信仰、科学方法、科学态度、科学价值的养成过程。   

“写中思”是“做中学”的升华。科学写作是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自我建构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将头脑中的科学知识重新梳理、解释、组织、回顾、反思,并将这种思维过程用特定的符号表达出来。(中国教育报孔萌)

关键词:

下一篇:
上一篇:

相关阅读